關注我們
4008-060-618公司地址:廣州市番禺區南村鎮市新路103工業園D棟生產基地:廣州市番禺區南村鎮市新路北段325號之二
留言
富華智能科技(2020-2022)版權所有 粵ICP備16097240號-7
?>
截止到4月30日,國內6家主營LED顯示屏的上市公司已全部公布了2023年年度報告。從年報中披露的各項經營數據可以看出,大部分企業整體業績喜人,說明行業需求在逐漸復蘇,同時行業競爭也很激烈。Pjtime.com通過對六家LED顯示屏上市公司年報的營收、凈利、現金流、毛利率、研發投入、銷售模式、區域營收構成等主要方面進行對比分析,以期窺見行業發展趨勢,與大家做一分享。
重要信息摘要:
1、洲明科技智慧顯示版塊營收以66.86億元超過利亞德的65億元,登頂LED顯示營收全球第一。六家上市公司LED顯示屏營收合計約190億,約占全行業45%的市場規模。
2、奧拓電子在研發投入上是最舍得投入的。研發費用營收占比和研發人員數量占比都瑤瑤領先對手,遠高于同行平均水平。
3、從整體營收看,洲明科技、艾比森、雷曼光電三家同增。從凈利看,洲明科技、艾比森、聯建光電、利亞德四家同增。其中,洲明科技和艾比森兩家營收和凈利均雙增。
4、海外業績亮眼,多數企業海外業績增長高于境內,且重視開拓亞非拉等新興市場。北美依然是最大的海外市場。
5、在LED屏行業內卷且價格不斷下降的情況下,綜合毛利率大部分都實現了上升,說明各企業2023年在內部管理和成本控制上成效顯著。
6、LED視訊與AI融合成推動各大LED顯示屏企業業績增長的新引擎,洲明科技、奧拓電子等都搶先布局AI視訊。其他廠商也都在積極布局。
7、技術創新大多圍繞AI、Micro LED更小間距、新材料、節能、模塊化等方面展開。
8、六大顯示屏廠商均持續加大Micro LED布局,COB和MIP是現有兩大主要工藝路徑,雷曼光電更專注COB,洲明科技、奧拓電子、聯建光電、利亞德走兩條技術路線并行策略。艾比森目前主要是COB產品,MIP新產品系列在研發、儲備中。
9、為了提升效率和毛利率,“標準化”成為艾比森、利亞德、洲明科技等企業2023年的一個重要戰略。同時,各大廠商也在加強針對重點客戶、重點行業的需求進行行業解決方案開發和定制化服務。
10、行業領域方面,虛擬拍攝、電影屏、文演、體育、裸眼3D等成LED屏快速增長領域,例如奧拓電子虛擬拍攝和電影播放在內的影視領域新簽訂單金額2.28億元,同比增長39.09%。又如洲明科技XR虛擬拍攝持續發力、LED電影屏點亮一帶一路、體育光顯閃耀世界等。
Part 01
LED顯示屏主營業務:營收、產銷量、產能、綜合毛利率對比
因為本文進行對比分析的六家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都是LED顯示屏,所以我們首先對主營業務的營收、銷售量、生產量、產能和綜合毛利率進行對比分析。
1、智能顯示版塊營收與占比
在主營業務LED顯示版塊營收上,喜憂參半。洲明科技、聯建光電、艾比森三家都同比增長,分別同增4.11%、4.52%、44.98%;利亞德、雷曼光電、奧拓電子為同比減少,分別同降6.62%、1.17%、7.15%。從LED顯示營收占總營收比例看,艾比森最高達到96.6%,接著依次為洲明科技、聯建光電、利亞德、雷曼光電、奧拓電子。
其中最受關注的是:洲明科技智慧顯示版塊營收以66.86億元超過利亞德的65億元,登頂LED顯示營收全球第一。利亞德2023年智能顯示板塊主要因為國內渠道業務下滑超過25%,造成顯示版塊整體下降6.62%。
聯建光電自剝離非主營核心業務,聚焦LED顯示主業以來成效顯著。雖然2023年整體營收下降,但LED顯示主業實現了4.52%較大增長。
六家上市公司LED顯示屏營收合計約190億,約占全行業45%的市場規模。
2、智慧顯示銷售量和生產量對比
注:奧拓電子財報上用的單位為“點”不是“平方米”,故未在對比圖上列出
從智慧顯示的銷售量看,洲明科技以749580平方米遙遙領先,大幅領先第二名利亞德的464803平方米。排名第三位艾比森為373,804平方米,聯建光電和雷曼光電差不多,分別為79,864平方米和78,254平方米。。各家公司的生產量大致約等于銷售量,差距較大的是艾比森,其生產量為284460平方米,比銷量少了89,344 平方米,原因是艾比森另外有117,170平方米的外購量。奧拓電子LED顯示屏銷售量為22,107,862,662點,生產量為1,891,594,142點。
3、智慧顯示產能、產能利用率對比
注:奧拓電子未在年報中披露具體產能,故未在圖表中列出
從智慧顯示版塊產能看,洲明科技依托全球最大LED智能制造基地優勢以1143950平方米/年高居榜首,另外還有19345平方米 /年在建產能。接下來依次為利亞德720600平方米/年、艾比森320000平方米/年、雷曼光電133020平方米/年、聯建光電105000平方米/年。從產能利用率看,艾比森最高達到89%,其次為聯建光電為77%,洲明科技、雷曼光電和利亞德差不多,在60%-63%之間。
在產能方面,有幾點非常重要信息:
1、洲明科技擁有大亞灣全球最大的LED智能制造基地。另外正在建設中山智能制造基地。洲明科技智慧顯示總體產能合計達到 20000KK/月,其中 Mini LED產能為 3000KK/月, Mini/Micro LED產能計劃于 2024年底擴產至 10000KK/月( COB產能 4000KK/月, MIP產能 6000KK/月)。
2、報告期內,雷曼光電借助資本市場平臺,完成定向增發7,000 萬股,募集資金總額 4.61 億元,用于 COB 超高清顯示改擴建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以滿足 COB 業務發展的需要,拓展公司在 Micro LED 顯示領域的競爭優勢。本次定增項目順利完成,大幅提升了公司資金實力,為公司產能擴張及技術研發提供有利支撐。
4、智能顯示版塊綜合毛利率對比
整體看,2023年四家公司LED顯示業務毛利率同比上升。洲明科技上升了2個百分點,聯建光電上升了1.24個百分點;利亞德上升0.86個百分點;奧拓電子上升0.22個百分點。艾比森和雷曼光電毛利率為同比下降,分別下降1.94和1.99個百分點。綜合毛利率,奧拓電子以36.44%雄居榜首,遠高于六家平均水平,其他五家差不太多,都在28.8%-29.6%之間。
毛利率的另一個重要特征是,境外的毛利率要遠遠高于國內,說明國內競爭更加激烈,價格戰更厲害。例如,奧拓電子境內毛利率為26.23%,而海外高達47.46%。艾比森境內毛利率僅19.48%,而境外為35.8%。洲明科技境內毛利率為18.34%,而境外高出一倍達到37.55%。利亞德境內毛利率為26.50%,境外達到34.16%,從而使得智能顯示業務毛利率在國內渠道毛利率下降較多的情況下,總體毛利率為29.49%,略高于2022年的28.63%。雷曼光電LED顯示業務整體毛利率為28.42%,比上年同期減少約2個百分點,但國際顯示業務綜合毛利率為35.9%,較去年同期上升2.9個百分點。聯建光電境外毛利率為33.28%也高于整體的29.63%。
Part 02
主要會計和財務指標對比分析
2023年,各大LED顯示屏上市公司都依據自己優勢特點,有針對性制定了全年戰略規劃,并圍繞年初既定戰略狠抓落實,通過“開源節流”增效,整體上業績表現都不錯。
1、總營收和凈利潤對比
六家企業整體營收及凈利潤方面,洲明科技和艾比森均較大幅度雙增長,利亞德各業務板塊營收均有所下滑導致總營收同比下降6.61%。聯建光電通過剝離非核心業務,全面聚焦LED顯示核心主業,凈利潤增長幅度較大,同時總營收也隨之下滑。奧拓電子由于國內市場營業收入下滑及計提商譽減值導致凈利潤下滑。雷曼光電在營收同比增長2.77%的情況下,凈利潤卻出現虧損,主要由于國內顯示業務毛利率下降、市場開拓費用上升以及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增加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2、分季度營收對比
分季度營收看,洲明科技和艾比森趨勢一致:四個季度依次遞增;利亞德、聯建光電第二季度最高,雷曼光電第三季最高,奧拓電子第一季度最高。另外,雷曼光電、聯建光電和奧拓電子三家公司的四個季度營收都比較均衡,季度營收波動不大。
3、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簡稱:經營現金流)的排名與總營收排名順序完全一致,分別為利亞德8.94億元、洲明科技8.17億元、艾比森5.3億元、雷曼光電1.59億元、聯建光電和奧拓電子。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的有雷曼光電、利亞德和洲明科技。
4、2023年核心戰略和落實成就
洲明科技:聚焦精品策略,通過標準化、歸一化、平臺化構建產品飛輪;LED+AI戰略深化,發布“AI+多顯示終端”技術;COB、MIP等技術領先實現戶內外應用場景全覆蓋;XR虛擬拍攝持續發力,全面賦能產業生態鏈;LED電影屏點亮一帶一路,研發實力得到LED電影屏領域權威認可;體育光顯閃耀世界。
聯建光電:通過陸續剝離力瑪網絡、聯動精準、愛普新媒等數字營銷類子公司不良資產,甩開歷史包袱,重新全面聚焦LED顯示核心主業。發揮裸眼3D大屏的領軍優勢,通過定制化服務,在全球范圍內打造了眾多裸眼3D大屏,樹立多個標桿案例。立足小間距領先優勢基礎,推動LED顯示屏從最初的戶外廣告大屏,逐步進入到Mini-LED、Micro-LED、會議一體機等新型熱點應用領域。
雷曼光電:深耕LED小間距COB市場,目前雷曼光電在COB細分領域的市場占有率已連續3年蟬聯第一。積極開拓智慧會議、智慧教育、家庭巨幕三大領域。
奧拓電子:加大創新研發投入,研發費用占比增長到12.03%。堅持“AI+視訊”戰略,朝著成為享譽世界的智能視訊解決方案提供商的愿景前行。加大海外市場開拓力度,海外市場進一步增長,實現營業收入31,628.20萬元,同比增長9.54%,連續三年保持增長。
艾比森:占地面積達10.8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高達20萬平方米的東江智造中心全面啟用;推進多品牌策略,提升市場覆蓋率;渠道建設提質增效,全球渠道簽單高增長;堅守真,突出快,為客戶創造最大價值。
利亞德:持續推進產品標準化,包括LED顯示單元標準化、結構配件標準化、施工圖紙標準化、配電柜 標準化等;推動研發流程優化、顯示項目實施流程優化、長沙產業園智能自動化程度提升等管理流程優化、生產自動化和經營數字化;通過重視資金使用效率、重組照明板塊、推進反腐等措施提升管理效率。通過顯示服務、AI 與空間計算業務板塊、推進 Micro LED等創收。
Part 03
銷售模式:都是直銷與經銷并行,但各有側重
1、不同銷售模式占營收比重分析
在銷售模式上,六家企業都采取了直銷和經銷相結合的模式。但具體側重不同,艾比森和洲明科技主要以經銷為主,其他四家直銷占比更多。其中奧拓電子和聯建光電直銷占比超過74%。
注:圖中所列為所有業務的不同銷售模式占比
各公司具體銷售模式簡述如下:
洲明科技:在智慧顯示板塊目前采用經銷為主,直銷為輔的銷售模式,經銷和直銷營收占比分別為77.59%和22.41%。隨著產品標準化,經銷模式在提高滲透率上優勢凸顯,直銷模式能更好的服務于定制化需求高的客戶。公司直銷模式是向終端用戶提供產品及解決方案和工程交付 主要做 “標桿 ”項目,有利于提升公司的品牌影響力。經銷模式包含傳統經銷模式(只向經銷商提供標準化產品) 和 “準直銷 ”模式(向總包方提供產品及解決方案和工程交付)。
雷曼光電:采用直銷為主,經銷為輔的方式,2023年分別占比63.65%、36.35%。公司COB顯示產品以國內市場為主,以區域+行業+大客戶的戰略布局快速打開市場,并以高質量COB顯示產品培育開拓國際市場;LED常規顯示產品以出口為主,并著力開拓國內市場。
奧拓電子:采用直銷及渠道銷售相結合的銷售模式,為客戶提供方案設計、產品研發、精品制造、軟件及內容定制、工程實施于一體的全流程解決方案及服務。2023年,直銷占比76.59%,渠道銷售占比23.41%。
聯建光電:銷售模式是以面向終端客戶的直銷模式及通過工程商、渠道商銷售的經銷模式相結合。所有業務上,2023年直銷和經銷模式占比分別為74.66%和25.34%;具體到LED顯示版塊,直銷和經銷模式占比分別為73.28%和26.72%;
利亞德:以直銷模式起家,2017 年開始大規模啟動渠道銷售模式;目前,國內市場采用直銷和渠道兩種銷售模式,以滿足垂直行業客戶的需求和拓展中端及下沉市場的需求;海外市場對產品標準化程度要求較高,基本采用渠道銷售模式;除直銷和渠道模式外,輔助采用租賃和電子商務模式。2022-2023 年,隨著產品標準化程度提高,渠道銷售規模和比重已經超過直銷模式。整體上,直銷、經銷比重分別為55.46%%、43.80%%。具體到LED顯示版塊上,直銷、經銷比重分別為48.11%、51.02%,分銷超過直銷。
艾比森:2023年,經銷和直銷占比分別為60.90%%和39.10%。
Part 04
營銷區域:內外雙攻,但側重亦不同
2023年各大廠商均加大了境外市場的拓展力度,采取了“內外雙攻”戰略,但主攻境內還是境外市場,側重還是略有差異。同時在細分區域上也有所不同。
2023年,整體看海外業績亮眼,艾比森、奧拓電子連續3年海外業績增長,大部分企業開始加強亞、非、拉等新興市場的拓展力度,例如艾比森在亞非拉業績增加了61%。海外市場中,雷曼光電、利亞德的北美洲占比最大,占總營收的比重分別為54.87%,21.42%。艾比森亞洲(不含中國)占比最大為20.02%,洲明美洲占比最大為21.18%。
注:奧拓電子未單獨披露LED顯示版塊的境內、境外營收及占比,故未在圖中體現
各公司海外業務情況,分述如下:
洲明科技:境外營業收入為40.37億元,占營業總收入的比例為54.48%,XR虛擬拍攝在海外快速發展,特別是旗下子公司雷迪奧打造了一系列高端虛擬拍攝項目。洲明科技始終堅持市場營銷體系的全球化布局,目前營銷網絡已覆蓋160多個國家,與 5400多家經銷商達成合作,成立 20余家海外分子公司及辦事處。通過積極拓展海外市場,洲明科技持續在海外標桿項目和國際市場新興需求方面取得進展,實現了數量和質量的雙豐收。
雷曼光電:持續大力推進COB小間距大屏、會議一體機及家庭巨幕等新產品的海外銷售,2023年顯示業務境外實現營業收入4.11億元,占公司顯示板塊總營收57%。在海外市場,夯實主要的北美、歐洲市場同時,持續增加系列品牌推廣活動、增設海外辦事處,2023年在日本、美國、迪拜、荷蘭新增開設子公司或辦事處,進一步拓寬全球營銷網絡,目前在海外的銷售市場已擴展至近100個國家和地區。雷曼光電參加了西班牙ISE展、泰國InfoComm展、美國InfoComm展、迪拜IME展等多場國際展會,進一步開拓歐洲、亞洲、美洲、中東等市場。
奧拓電子:2023年奧拓電子加大海外市場開拓力度,海外市場進一步增長,實現營業收入31,628.20萬元,同比增長9.54%,連續三年保持增長。增長主要來自大型 XR/VP 虛擬影棚等項目,2024年將重點開拓北美、中東以及東南亞等區域市場,進一步提升海外市場占比。
聯建光電:LED顯示業務2023年海外實現營收4.72億元,占營業收入的48.14% 。完成中法航空大學、新加坡樟宜機場等海外標桿項目。
艾比森:2023年貫徹與實施“內外雙攻”戰略,海外市場營業收入在2022年已經取得約76%的高增長基礎上,2023年繼續高歌猛進再度增長約46%,到達約26億元,占公司總營收約64%。分區域來看,美洲增長約29%,亞太非洲、歐洲的增長率更是均超過了50%。艾比森已經在140多個國家和地區形成了約6000家的渠道合作網絡。
利亞德:以國內市場起家,逐步擴大海外市場占比。2023年智慧顯示海外實現營收25.34億元,占比38.98%。海外市場對產品標準化程度要求較高,基本采用渠道銷售模式。公司建立了以美國平達 為中心的歐美市場團隊和以 香港利亞德 為中心的亞非拉市場團隊。在歐洲和北美地區,以平達公司品牌經營,面對中高端客戶群體;在亞非拉地區,多品牌經營,以中端及下沉市場客戶為主,2023 年,亞非拉市場持續增長 27 %%,比重提升至 27%。
Part 05
研發投入、創新成果、重點聚焦技術分析
六大LED顯示屏上市公司都高度重視研發創新,在財報中都把技術創新能力列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研發費用營收占比大多公司在5%左右。特別突出的是奧拓電子,其研發費用營收占比和研發人員數量占比都瑤瑤領先對手,遠高于同行平均水平。
1、研發費用與營收占比
在研發費用營收占比上,奧拓電子高居榜首,2023年研發費用占比達到12.31%,比2022年的9.72%上升2.59%。洲明科技、利亞德和雷曼光電均超過5%。在研發投入費用上,利亞德和洲明科技均超過4億元。
2、研發人員數量與占比
在研發人員占比上,奧拓電子仍以27%高居榜首,聯建光電、洲明科技和雷曼光電均超過18%。艾比森僅13.64%,大幅低于其他5家。從數量上看,洲明科技研發人員最多,高達1118人。
3、專利和著作權等知識產權成果
技術創新是每個企業持續發展的根基,是核心競爭力,LED顯示屏行業作為技術更新較快的行業,更是如此。六家上市公司都把技術創新當做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高度重視研發投入,不斷推出具有創新性和競爭力的產品。各公司的知識產權成果分述如下:
奧拓電子:2023年圍繞核心應用領域繼續加強專利布局,新增授權專利及軟件著作權、作品著作權85項,其中新增發明專利17項。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擁有有效授權專利及軟件著作權共計1,028項,其中發明專利157項(其中包含海外發明專利17項),占比15.27%。
洲明科技:視技術研發為公司生存與發展的根本。2023年,公司新增 306件專利授權,其中,新增發明專利授權61件,公司技術創 新實力再獲權威認可。截至報告期末,公司累計專利授權 2961項,版權登記 292項,商標布局 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累計參編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等 150多項。
雷曼光電:始終堅持創新并注重知識產權積累,公司及下屬子公司已申請國內外專利近800項,其中COB相關專利百余項,形成了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體系,并參與制定了2項國家標準、2項行業標準、10余項LED行業內的團體標準。
聯建光電:具備深厚的LED顯示技術研發背景和創新能力。公司在面罩噴油技術上投入研發,通過A+B混合納米油墨技術使面罩墨色更黑,從而顯示屏提高30%對比度;在國標GB8624、英標BS476高等級防火阻燃產品開發;在產品特殊應用場合,通過自主創新設計的磁密閉技術,將磁體外溢的磁力線隔離,開創性的解決LED顯示屏行業內磁吸點吸塵的難題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艾比森:截至2023年,公司累計申請各類知識產權890余項,其中發明專利187項。
利亞德:智能顯示版塊目前擁有1416件專利(其中Micro LED占82件),361項軟件著作權;AI與空間計算版塊目前擁有50件專利,17項軟件著作權。
4、主要聚焦技術
技術創新方面,六大上市公司大多圍繞AI、Micro LED更小間距、新材料、節能、模塊化等方面展開。AI與視訊融合成為大勢,其中洲明科技、奧拓電子、利亞德已經較早地深度布局AI新生態,其他企業也在積極探索布局。六大顯示屏廠商均持續加大Micro LED布局,COB和MIP是現有兩大主要工藝路徑,雷曼光電更專注COB,洲明科技、奧拓電子、聯建光電、利亞德走兩條技術路線并行策略。各大公司聚焦技術有共性,也有側重,分別如下:
洲明科技:以堅決的技術投入,持續做好COB和MIP等技術及產品的領先;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不斷打磨滿足于客戶需求的精品,不斷的推動人工智能、空間感知等新技術在戶外傳媒、戶內專商顯、租賃等領域的應用,打造“LED光顯+AI”的全新業態,保障客戶極致體驗的持續升級;
聯建光電:在材料應用和電子結構與制程工藝方面進行深入研究,并專注于成熟技術的橫向應用拓展。在此基礎上,持續研究COB 技術,以應對中小規?;?、定制化產品的市場需求。在保持SMD 業務穩定發展的同時,逐步專研和布局MIP等新技術領域,保持公司戰略轉型和升級的靈活性。
奧拓電子:聚焦深度學習、多模態管理、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計算機視覺、通用視覺大模型、邊緣計算、云邊協同。
雷曼光電:加大COB超高清節能冷屏的市場推廣,加速優化PM驅動玻璃基Micro LED顯示技術,積極探索開發AI融合產品。
艾比森:持續加大在MicroLED、虛擬拍攝、LED一體機、戶外小間距、LED防火阻燃、家庭影院等
利亞德:繼續加大Micro LED產品的研發,并迅速擴產, MIP自生產、COB 采用OEM方式;全面推進文旅夜游業務和AI空間計算創新業態的發展。
Part 06
2024年重點經營計劃:發揮各自優勢,穩中求進
洲明科技
打造以銷服體系為核心的業務飛輪及以組織人才為核心的人才飛輪,實現產供銷的高效協同運作及組織活力倍增;抓住Mini/Micro LED行業變革機遇,在產品競爭力和產能上構筑行業領先的優勢,同時將加大“LED+AI”的技術布局,不斷探索在Mini/Micro LED時代新的應用場景和市場機遇,占據行業領先地位;公司將持續優化組織和管理流程,不斷改善運營資產效率及作業效率。
奧拓電子
經營方面:將聚焦影視、文化娛樂、體育等行業市場的變化,加強AI及數字技術研發推進業務模式創新,提升關鍵領域技術創新能力,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發展先機。運營管理方面:深化組織變革,優化資源配置,提高人均效率;持續推進人才高地戰略,完善考核激勵體系,激發團隊活力;持續打造客戶導向型企業文化,提升品牌知名度;加強公司精細化管理,優化工作流程,完善創新機制;繼續深耕行業,千方百計挖潛,鞏固優勢市場;加快推動創新業務發展,搶占新賽道有利位置。技術創新方面:將進一步提升研發成果落地水平及產品專業度,加強AI、影視拍攝、LED電影屏、虛擬直播等領域的創新研究,保持公司核心產品及技術在市場的領先地位。
聯建光電
2024年,制定了“1246”經營方針,即一個核心經營指標,兩大核心戰略,四大運營目標,六大管理策略。技術創新上,將在材料應用和電子結構與制程工藝方面進行深入研究,并專注于成熟技術的橫向應用拓展。持續研究 COB 技術,逐步專研和布局MIP等新技術領域。公司還將通過標準化體系改革策略、營銷推廣優化策略、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策略、供應鏈協同策略、風險管理策略等提升公司競爭力。
雷曼光電
順應國家政策,加大超高清業務發展,提速新質生產力。1、堅定發展超高清視頻顯示戰略新興產業,擴大市場版圖,國內市場進一步強化華南、華東等核心戰區,海外市場夯實北美、歐洲市場同時,積極開發亞非拉等潛力市場及新客戶。2、扎實推動會議顯示、教育顯示及家用顯示設備更新換代。積極響應扎實推動企業會議顯示設備、教育顯示設備以及家庭電視消費品更新,以更新換代有力促進會議數字化、高校智慧教育轉型升級和居民生活品質提升。3、做好基于COB先進技術的Micro LED超高清顯示募投項目建設,做大產業規模,積極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在產品創新方面:加大COB超高清節能冷屏的市場推廣,加速優化PM驅動玻璃基Micro LED顯示技術,積極探索開發AI融合產品,拓寬LED顯示應用領域。公司治理方面:將變革創新,推進企業轉型升級;實施股權激勵,加大組織戰斗力;深化企業知識產權的保護工作。
利亞德
利亞德針對2023年的五大失誤提出了五大戰略:直銷渠道融合,擴大區域業務;美歐實行雙品牌,加大境外市場開發投入擴大境外業務規模,實現占比上升;繼續加大Micro LED產品的研發,并迅速擴產;加強企業數字化、自動化建設,全面梳理流程,嚴控成本費用,提升管理效率;全面推進文旅夜游業務和AI空間計算創新業態的發展。
艾比森
繼續采用DSTE戰略管理方法論,審視戰略,進行戰略解碼,并確保執行落地。2024年,總體經營戰略保持不變,“內外雙攻,掌控節奏,以品牌、渠道、產品、組織為四大抓手,高效推進BP落地,穩步實現三年百億的階段性戰略目標”。完善銷售網絡,鞏固全球布局;技術向產品快速轉化;推進多品牌策略做大渠道基本盤;聚焦頭部渠道,加強過程管理,提升市場格局和投入產出;堅持大平臺小前端的組織形態,不斷做強大平臺,做活小前端;持續數字化建設,支撐業務分析和快速決策,實現高質量的快速增長。
Part 07
未來趨勢展望:行業整體向好,機遇大于挑戰
通過上述6家上市公司2023年年度報告的詳細對比分析,并結合2024年歐洲ISE、深圳ISLE展、北京IFC展等重大展會上展商新品和解決方案特點,我們總結出以下幾個未來發展趨勢,供參考:
1、未來細分行業應用將呈多元化。由于各地方政府預算持續收緊,2024年大政府的應用比重整體或將繼續呈下降之勢,但一些細分市場如廣電、公檢法、軍隊、教育、交通、文旅等領域的項目投放持續增加。政府以外的虛擬拍攝、電影屏、數字展陳、文藝演出、智慧零售等商業應用需求將大幅增長。
2、隨著前幾年大量MicroLED項目投資進入量產階段, P1.0以下間距產品將大量涌現,MicroLED和小間距的價格將持續走低,從而加速間距微縮化進程,特別是P0.7-P0.9間距的產品將大量應用,主要應用在指揮控制中心、中高端會議室、教育一體機等領域。
3、2024年,Micro LED工藝路徑產品上,MIP的占比將大幅提升,洲明科技、利亞德等部分企業的MIP產能或將超越COB。
4、2024年,國內、國際市場將進一步增長,國際市場整體增幅或將高于國內市場。
5、為了降本增效,各廠商標準化產品比重將進一步增加。模塊化、可無限拼接的Micro LED將越來越多。
6、同等亮度功耗更低的“冷屏”將更受到會議室、展示中心、指揮中心、設計中心、家庭影院等場景用戶的青睞。
7、新產品層面幾個猜測: 2024年,性能更優越的AM主動驅動顯示屏將開始進入量產階段;50μm以下無襯底芯片的Micro LED產品有望量產;眾多廠商將在2024年底推出P0.3、P0.4更小間距Micro LED產品;隨著更多上游顯示面板巨頭的參與,玻璃基COG產品也將增多。
期待2024年,各大LED顯示屏企業把握AI、MicroLED、xR等新技術革新和國家產業政策給行業帶來的新發展機遇,再接再厲推動業績再上新臺階。